汪介之指出, 帕斯捷尔纳克的散文创作和诗歌创作同样开始于1909—1910年冬季, 并从那时起逐渐形成两条互相映衬的演进轨迹。他往往以诗与散文的不同样式艺术地表达同一主题, 或在完成一批诗作后立即相应地转入散文创作, 有时则以诗歌和散文创作构成在情节上彼此连缀的一组作品。他如此频繁地在两种体裁之间切换, 倒并非进行某种艺术形式试验, 而是由于他对诗歌和散文写作两者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。在《若干论点》(1918)一文中, 帕斯捷尔纳克曾指出:诗歌和散文是彼此不能分离的两极。他喜爱诗歌, 但更热爱散文, 珍视散文这一艺术样式, 认为它较少受到各种规范程式的约束, 能够比诗歌提供更阔大自由的表达空间, 甚至认为诗歌只是散文创作的准备阶段。
1922年至1932年, 帕斯捷尔纳克出版了诗集《我的姐妹, 生活》(一译《生活——我的姐妹》, 1922)、《主题与变奏》(1923)、《第二次诞生》(1932), 叙事诗《施密特中尉》(1926)、《一九〇五年》(1927), 发表了中短篇小说《空中路》(1924)、自传体散文集《人与事》(1931)等。在这些作品中, 他继续自己的艺术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