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10. 不可否认,格氏艺术的创造性令人津津乐道,譬如圈入城墙脚下的群众再缓斜45度上升至巴比伦全貌,接着一个表现城门的镜头,向纵深处缩在墙角的少妇移动,画面中央圈拉开,露出少女边上的女主角,摇拍她的步伐进入城门,表明格氏不满足简易的跟拍尝试更宏大的场面调度,转场也打破了单一内景的单调感,如耶稣身上十字架阴影一下子扩大. 联系故事的对比手法带有嘲讽式的口气,古巴伦的婚姻市场和现代人为钱结婚,妇女道德团体禁止舞厅、酒馆与法利赛人禁止快乐没有区别. 但格氏主题的肤浅搞砸了平行叙事,天真地把人类受难的理由总结为不宽容,结尾天降的舞蹈取代了炮火、监狱开满了鲜花,将本片变成历史无可挽回、现代文明还有希望的寓言,伴随着书翻开惠特曼诗句、摇篮的过场画面,充满幼稚的和平幻想,素材又多又乏味,另外打个电话叫停死刑不行?最差的梵高传,绝对的失败之作,全是硬伤:想近距离讲梵高的内心戏,用独白. 一个美国人拍欧洲艺术家最怕的是肚子里没货,果然导演的理解仅限于表面,对话幼稚到吐血,情绪也都是喊出来的,他们是安静的艺术家而不是话唠!高更才不会到处跟人说自己要去哪里!梵高和他哥哥也不是搞基!请导演多看看高更记录片!如果电影基调的第三人称用黑白,且不惺惺作态,而第一人称视角用彩色,少说话多画画,或许有翻盘的可能. 如今,只是一个美国小学生看到梵高之画的做作意淫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