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讨了至亲血缘的内在关系. 母亲对于子女的“回报”要求,例如生养了你你就得听我的. 男女差别化的对待,母亲对待女儿和儿子的态度是不同的,为了救儿子要求女儿嫁给他人是非常大家长式的意识行为,从女儿的抱怨也可以侧面看出. 弟弟被姐姐赎出来后问了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来,并要求马上去见妻子,这几句话直接坦然却最能反衬出当下谁最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分量,姐姐听后立即起身走掉,可见弟弟自私的要求是有多让人气愤伤心. 面对这些你本有足够的理由离开,当这些都不足以让人丧失掉你对家人的依赖时,是什么让你留下来?最后被母亲抱着说的那句话,是抱怨是渴望. 有些选择是畸形的(牺牲女儿婚姻幸福这个我接受不了,父母并不认为,还涉及到宗教信仰问题),有些性格是惹人厌的,比如弟弟. 但另一方面,母亲真的不爱姐姐吗,你怎么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呢. 编剧对人性的洞察还不如商业之作《偶滴神啊2》(也许是为了迎合男观众对这类女性的喜好,以及强行让男主能够达成救赎),同样是从欺凌和被欺凌的关系转变为爱情关系,女作者笔下的杉菜显然更像一个有灵魂的角色,而《偶滴神啊2》的女主全程就像一个娃娃,她作为被伤害一方的心理刻画太过单薄甚至想当然,其次《偶滴神啊2》中道明寺欺凌的理由从他特殊的家人. 一些蒙太奇意象和人物动作细节的表现、以及悬念化的分镜都可圈可点,可惜依然无法掩盖成年后叙事的松散无力和角色心理变化的虚假感,尤其是救赎的实现不应该由女主的爱情来推动,这种虚假和媚宅的展开,弱化了救赎的艰难性和普遍性,也就等于丧失掉了救赎的真诚性和深刻性,并且掩盖了欺凌者单方面觉得救赎(别人和自己)一定能够达成的一厢情.